说起学规,这国子监每月只放一天假的,平日里学生不准回家。可这些规定对于京城豪门的子弟来说,形同虚设。他们就像李之郎前世的走读生一般,每天上午去国子监学习,下午学习结束回家。到了仁宗、宣宗时期,两位皇帝宅心仁厚,念及人伦常情,也不再提这条规定了。
可不提并不代表没有,李之郎铁了心要做一个乖学生,谁也没办法;国子监的博士们总不能把他赶出来吧?不但不能,还得口头表扬一番。
过了许久,一切终于风平浪静。太子爷虽然想多听些这位同龄人的故事,可王振将情况和他一说,他也只好作罢。
时间终于走到宣德十年,春节的气氛自然是热闹非凡,各家各户在除夕时便已贴了桃符,吃了饺儿,等到初一早上,各自窜起门来拜年。拜完年,想找个玩的去处,却忽然发现今年的京师似乎不太正常。
最明显的是,皇宫内外冷冷清清,毫无动静。那些阁老、六部尚书以及其他达官贵人们,似乎满脸戚容,神色匆匆。亲朋好友问起,他们却是直摇头,什么也不说。问得急了,只斥责对方一番,不该问的不问,过两天……或许就知道了。
到了正月初三,这股子压抑终于被一阵钟鸣所震破。每一位常年生活在京师里的人都知道,那钟鸣昭示着皇帝驾崩,龙驭上宾。
至此,所有的谜底很快传开。在除夕前两天,宣德皇帝突然患了急病,而太医却是束手无策。不几日,病情加重,皇帝甚至来不及安排辅政要臣,交代储君继位,便顷刻驾崩,撒手人寰。
满城缟素,人人怀念这位仁德贤明的天子。想想前些年的苦日子,现在的太平盛世何其不易?大家的生活又何其幸福?
虽然还有流民,还有叛乱,还有异族……可比起前些年,很多人的生活都得到大大改善。全国各地的百姓自发祭拜宣德皇帝,而且祭拜时痛哭哀嚎,情真意切。
在宫中,百官也尽皆前往哭灵,同样也是情真意切,不管怎么说,宣德皇帝生前对臣工门都还是不错的。
哭完了,也该举行新君继位大典了;可这时宫中忽然传出流言,说什么太子年幼,主少国疑,不宜登基,应改立襄王为帝等等。一时之间,宫中人心惶惶,尤其是王振,眼看多年的媳妇就要熬成婆,却莫名其妙传出来这样一则消息,让他又惊又吓,差点忧虑成疾。
这时,张太皇太后少不得要站出来说话。毕竟她是仁宗皇帝的皇后、宣德皇帝的母亲、太子爷的老祖母。因为仁宣二帝的威望,大家对张太皇太后还是极为尊重的。
张太皇太后带着八岁的太子,召集群臣,斥责道:“先帝早立储君,便是为了社稷稳定,若储君不能承继大统,那么尔等将来有何面目再见先帝?”然后指着皇太子朱祁镇,厉声道:“这就是新君!”
群臣跪拜,山呼万岁。张太皇太后就此一言定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