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战事的运筹帷幄之功大多为太尉府掌控,收获这项功劳的也都是太尉府的勋贵们,领军出征、冲锋陷阵的功劳由领军的大将瓜分,至于文官最多从供应粮草上分一杯羹,这让文官们无法从军功中获取太多的好处。
而杨介夫这次直接将运筹帷幄的功劳给了云州知府,这让文官们又多了一条建功立业的途径,而且运筹帷幄还有一项好处就是容易推卸责任,若是战败了这肯定不是他们的军略有问题,必定是那领军的大将怯战,亦或是他们没有完全按照自己制定的方略进行作战,失利的锅就这样轻而易举的丢给了武将们。而若是大战得胜,运筹帷幄的文官当是首功,供应粮草的文官次之,至于打仗的武将和士兵们,给他们点喝剩下的汤就不错了。
这种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模式那个文官不喜欢?败了有武将背锅,胜了大功是自己的,而且还可以借此机会彻底压服武将,让他们送上孝敬,无论是立功还是发财,这都是绝好的机会,座中的有些人甚至已经开始琢磨着最近可以去那里混一份战功好升官发财了。
“相国此言甚是。”袁汝夔顿时领略了杨介夫话里的意思,若是按照他提出的这种模式操作下去,今后他们这些文官就要彻底压倒武将了,以后那些往日趾高气昂、足以和这些文官分庭抗礼的武将就只能仰人鼻息行事了。
“相国此举方是老成谋国,吾等远不及矣。”吏部尚书卢承庆在私下里尽管一直对杨介夫独霸朝堂多年颇有微词,但此时却不得不心生佩服,果然杨介夫能走到这一步的确是有他的果然之处,就在他们还琢磨着如何防备李悠的时候,杨介夫却从根本上将武将们的地位打落尘埃;若是按照他方才所说的执行下去,不出数年的功夫,大魏国中文贵武贱的形势将成为定局,这才是一国宰相该有的手笔啊!比他们方才纠结于细枝末节的手段实在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若要如此就先得将太尉府拿到手里。”杨介夫摸着胡须道,“如今核实战功的权利被太尉府所掌握,唯有如此才能将这一规则推行下去。”
“相国尽管放心,如今京中资历深厚的勋贵早已清扫一空,无人能担此重任,太尉一职必定落入吾等手中。”若是按照之前的惯例,在丘元德卸任太尉之后,一般情况下都会由鲁国公曹雨田这样的顶级勋贵接任,而现在这些人要么陨与唐括部之手,要么死的不明不白,再也没有能够压服众军的人了,再加上朝中有太后支持,这一职位的归属也就没了悬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