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时间很快就步入了凉风习习的秋季。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九月末,曹操同时展开两回军事行动,西征宛城,东伐袁术。
袁术最近一直蠢蠢欲动,很不安分,曹操早就想狠狠收拾他一顿了,遂令夏侯惇为主将,牛金、臧霸、李通、吕虔副之,程昱为参军,起兵两万攻向淮南。
至于宛城,在原本的历史上为张济之侄张绣拥有,然而在当下之时空中,张绣早已死于典韦之手,而张济昔日也在洛阳城外被曹操大军所杀,所以现今宛城乃是为刘表所掌控。
宛城乃是连接荆楚和中原地区的枢纽所在,无论对曹操还是刘表而言,宛城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战略要冲。若曹操占据宛城,则随时能挥兵南下,攻打荆州。反之亦然,宛城在刘表手上的话,对方便能随时进犯中原。
所以对于宛城,曹操必须要将其掌握在手中。曹操深知自己将来在北方最大的强敌只有可能是袁绍无疑,他与袁绍之间迟早要发生一场激烈的大战,曹操绝不希望自己在和袁绍决战时后方还要面临刘表的威胁。
荆州较之于淮南,无论是疆域还是实力都远胜于之。对于袁术,曹操并不忌惮,然刘表则不同。如若让刘表掌握着一座能随时让许昌陷入危机的城池,恐怕异日与袁绍决战之时,曹操每时每刻都将寝食难安,唯恐后方有失。
所以,宛城一定要夺下!
而刘表显然也很清楚完成的重要性,所以遣派其侄刘磐率一万五千士兵守护宛城,并任命刘磐为宛城太守。
刘磐为人骁勇,深得刘表信任,在原本历史上,刘表授其为长沙太守,将其作为荆州东南方的屏障。然而现在宛城的重要性远胜于长沙,必须要有一员心腹重将守卫才可。蔡瑁、文聘不能轻离襄阳,黄祖则要待在江夏防卫江东孙氏的侵攻,思来想去,刘表最终将刘磐从长沙调至宛城,以御曹操。
而对宛城志在必得的曹操,此番命高顺为主将,于禁、乐进、曹昂副之,夏侯兰、胡车儿为先锋,贾诩为参军,同样起精兵两万,攻打宛城。
其实若给高顺配参军,郭嘉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郭嘉不像荀彧那般需要时刻坐镇于朝堂之中,而且他和高顺彼此之间关系密切,配合起来定然娴熟。只可惜郭嘉近期不幸染疾,无法随军出行,只能另用他人。曹操倒也大方,令高顺在众多谋臣中自行挑选一人作为参军。既然是自由选择,高顺当然挑中了在智谋上与鬼才齐名的毒士贾诩。
对于贾诩,曹操并不信任,如果是自己指派的话,怕是绝不会让此人担任参军一职。不过既然高顺坚持,自己也不会强加反对,那贾诩也是聪明人,如今自己势强而刘表势弱,料他也不会像之前侍奉李傕时那样做出临阵变节之类的事来。假若此番对付的不是刘表而是袁绍,高顺还是挑选贾诩做参军的话,曹操对此或许就要好好斟酌一番了。
北方的袁绍始终是不能忽视的强大存在,曹操最顾忌的还是袁绍趁自军出兵之机,南下攻打自己,因此北方的防线也丝毫没有放松。幸好之前征伐徐州过程较为顺利,无论是军力还是民力都未消耗太多,故而曹操此番在抵御北方的同时,还有余力同时支撑两线作战。当然,如若袁绍大军真的南下,这两支外出作战的军势恐怕也是要立马折回的。
对于此番被指命为征伐宛城的主将,高顺可一点都开心不起来。要知道曹铭怀胎已达半年之久,谁能预料战争会耗费多少时间,高顺虽然热衷于功名,但也不愿意自己第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自己没能陪在身边。
高顺也不是没有抗争过,他曾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曹操,希望他能重新任命其他人为主将,让自己留守许都。
不过对此,曹操并不领情。
“军令已下,岂能朝令夕改!”曹操毫不客气地回绝了高顺的请求,连一点反驳的余地都不给高顺留下。
没道理啊,按理说一个女人怀孕的时候,最需要丈夫的关怀了。而曹操是个妹控无疑,怎么会在自己妹妹有孕的时候,把她的丈夫赶到外面去打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