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学生越聚越多地关系而在安保人员的提醒下,金雨只是以一个军人代表的身份前来观摩,尽量不和大学生们对话。
“……中国的年轻一代,必须享有心灵上的自由,以便最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潜力。高度的学术自由和活跃的文化融合是创造力的源泉。大学是培养能够感受真善美、具有独立人格与尊严、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摇篮。是人类先进文化和思想产生与传播的主要基地。
尽管我国目前遭着继承自满清政府的软弱和出卖,而带来的历史性耻辱!正所谓知耻而后勇,经过我们中华仁人志士艰苦奋斗,浴血厮杀,四处征战,新的中华帝国站起来了,我们能够对欺凌我们,侵略我们的外国势力说‘不’了。今天,我站在这里,我认为我们中华帝国最伟大的时代,就在我和诸位学子的面前了。中华帝国不仅顶着未来的种种艰难险阻生存了下来,而且正在迅速的向前迈进。你们这一代人必然处于中国未来复兴的中心……我们所有的目光瞄向未来。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已经足够悠久。然而,我们今天的祖国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年轻。所谓的涅槃重生也不过如此吧!
这个时代将是新中华帝国的黎明!因为你们!因为有你们这些年青人的成长,加入。你们将会为未来进行的事业而自豪,为明天的到来更加自豪。未来属于你们!年青人们!让我们一起在未来为自己的祖国奋斗终生!在你们的手中,这个最古老的国家又将会被建设成一个崭的新世界。中华帝国的未来将掌握在你们手中!为我们中华帝国的生存空间而奋斗!”
站在看台上的谭嗣同对眼前的学生们这样说道。通篇演讲没有说过战争一词,但是大家的内心里,对外战争离自己是这么的近,却又是那么的远。在见识大涨,人生观和世界观日渐成熟的大学生们看来,未来的确属于他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眼前的这些年青人,在历史上因为内外部环境的原因,他们或许不能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但是在这里历史不会再次重演,中华民族也要开始自己的征服、扩张之路。
“为祖国奋斗终生!”
“为祖国奋斗终生!”
。。。。。。
谭嗣同的讲话充分的肯定了这些大学生,也赢得了学生们的激情回应,话语一落,同样的喊声立即响彻了整个礼堂,嗡嗡轰传,震耳欲聋。在这些青年人的心中,国家重于一切!毕竟中国承受了太多的屈辱,正是这种屈辱使得这一代年青人比任何一代年青人都更富有热情和攻击性,以及爱国之心。他们连做梦都想着祖国的强大。也愿意为祖国付出一切努力,这一切的动力是以内心的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在这一刻,在没有中华帝国的一个人会对土地失去热情,哪怕是荒漠和雪域。没有人会嫌弃自己帝国的领土疆域,无限广阔,轻易走不到尽头。
“为祖国奋斗终生!”
站在人群之中的少数学生,并没有听清站在主席台上的谭嗣同在说些什么,只是看到他不断的挥动着手臂,面色或而激情扬溢。或而轻笑。在国内金雨见过很多比他更善于演讲的官员和学者。这时听着周围的学生们发出的呼喊声,看着这些学生们或激动或兴奋的表情,金雨明白这是他们内心里发出的誓言和心声。
士可杀不可辱!中国人憋屈太久了,年轻人们再也不想受人奴役,欺凌下去了,汉族人够能忍的了,忍无可忍,甚至到了无需再忍的时候,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足以毁天灭地。
“再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了祖国共同努力吧!”
结束了乌鲁木齐理工大学第一次毕业典礼演讲之后,谭嗣同和金雨一行便笑着从主席台上走了下来,和这些充满热情的学生们告着别。
现在乌鲁木齐理工大学的五千名学生和三千多名旁听生,是未来大西北建设发展的希望之一,就像那些现在正在欧洲各国各个大学之中学习的留学生一样,现在的中国就像海绵一样迫切需要汲取各种各样的人材为这个国家的建设服务。
中华帝国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对于人材的渴求,为了满足自己科学研究和建设的需要,除了在国外高薪聘请大量的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之外,为得到发展工业科技所需要的人材,中华帝国还面向全世界招聘任何所需要的技术人员,从科学家到技术工人招聘的范围之广泛,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不惜从德国、奥匈帝国等国聘请必要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被排斥的美国德裔移民,甚至于不惜从迫于国内外乱局被迫流亡海外的俄罗斯帝国的技术人员。
二十一世纪人们注重人才,其实在二十世纪,美国人才是最注重那个收揽人才的国度,也只有他们的教育制度和投资环境,才是最适合科技研发的国度。套用我国民间的一句话,你有没有才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研发机构和市场需求,是检验你个人或者团队的最佳场所。
但是引入外国专家以及技术人员,这些永远都不是长久之计,长久之计就是自我培训,中华帝国的专科技术学院,一直在修补这一短板。外国人永远是外国人,即便是他加入了中国国籍,宣誓效忠中华帝国政府,但是从长远来说,只有培训自己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所以建立大学和技术专科学校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不过在此之前,中华帝国只能依靠大量的外国技术人员和专家们,进行传帮带的功能。这或许就是后进农业国的无奈!也是后进农业国发展工业的必由之路!
科研之路和工业技术研究的发展,欧美国家的人才,其思考问题的思路和物理化学知识的底蕴,比国内的人要更加深远。
新事物总是创造于天才的头脑而非自然。
即天才总是在事物真实存在之前,就已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它们的清晰图像。这或许会被人视谬论,但是历史上却总有一些西方天才人物,他们坚信这一点,以至于一些被视为天才的科学家,甚至于用信奉的上帝之名或者神明名誉去发明创造,这也说名发明创造也是受人们的观念约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