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兴唐 > 第六十三章 和亲(下)

第六十三章 和亲(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一刻,才能看出来,她们终是一个孩子。

“这几年,也辛苦你了,”李威说道。

狄蕙与狄好地位虽贱,可岁数最大,多少也带了一些好头。否则后宫之中,不会这样的祥和。也许未来不会如此,可至少现在,李威不需要为后宫担心。

“臣妾那敢,是陛下的教诲。”但狄蕙话风一转,道:“不过陛下,后宫之中,有子女的地位很薄,她们这样……”

无论裴雨荷,或者郑宫楚,或者杨敏,这三个女子到现在依然没有身孕。婉儿不能算的,对李威不是很有利。只有这三个妃子有了儿子,东宫将来的继承人才有说服力。

对此,狄蕙也不吃味,无论如何,将来太子,肯定不会是她与狄好的子女。陛下地位保重,才是所有东宫的妃嫔之福。

“我也不知道……”李威摇了摇头。看样子,是不是要再节制一些,提高“质量”?

说着话,太监从外面进来,禀报裴行俭求见。

“让他进来。”

一会儿裴行俭走进来。让他坐下来,李威说道:“吐蕃使者前来议和,使我想到了一件事。吐蕃之叛,主要是亲唐派的大臣太少,加上他们性格本是狼子野心导致。突厥亦是如此,比如灵州、丰州到凉州这一带,这两次很少有部落参与暴乱当中。我曾想过原因,安置的部族主要是吐谷浑人与薛延陀残部,阿史那社尔部,少量党项,还有欲谷设部与契苾部。吐谷浑部仰仗我们唐人生存,两代与我朝联亲,所以暂时不会叛。党项人亦是如此。阿史那社尔部更不用说。欲谷设部族民不多,又深在凉州。契苾父子世受我朝深恩。薛延陀部是铁勒人,纵然不满,与不会与突厥人联手。要么南河套,安置的是昭武九姓之人,他们同样与突厥人没有多少深厚的友情。所以稍稍平安。可裴卿,你觉得是不是有着利益牵涉,或者重恩抚之,才能确保忠心?”

“陛下,此言很正确。”裴行俭不由皱了一下眉头。造成这原因,有种种机缘巧合,从漠南到漠北,不可能每一个部族皆象这几部一样,要么只有象对待回纥人那样,可那样,却是寄托在损害他部利益基础上,强行拉拢起来的关系。缓了一缓说道:“陛下是指……?”

不可能每一部都象对待吐谷浑那样优抚。关健还要唐朝自身强大,不知道李威将这个问题翻出来,指的是什么。

“我想,你此行,可带一个人过去。”

“你是指阿史那道真?”

阿史那道真是阿史那社尔之子,阿史那社尔对唐朝忠心,不仅是他有战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十一岁时便以骁勇闻名于本部,比论弓仁还要牛叉。后来颉利可汗出兵攻打唐朝,铁勒诸部与薛延陀皆叛,欲谷设前去镇压失败,阿史那社尔出兵相助,这时候他很年青,也不是薛延陀的对手,同样也被打败。正好颉利兵败于唐朝,无奈之下,率兵西走,逃到了西突厥。居然让他成功了,在西突厥发展成十几万人的大部族,对各部酋首说,首为背叛破中国者(这个中国指突厥,仍认为突厥是中国正朔),延陀之罪也,今我据有西方,大得兵马,不平延陀而取安乐,是忘先可汗,为不孝也。若天令不捷,死亦无恨。各部酋首劝说不听,亲率五万余骑攻薛延陀于碛北。此时才二十几岁。然而,输得很惨。

回来后仅余万骑,又畏西突厥之逼,不敢在高昌久居,于是贞观九年率众东行,归附大唐。李世民早就闻听此人英勇善战。一到长安,立授左骁卫大将军,嫁皇妹衡阳长公主为其妻。

皇家嫁女是一个风向标。

李渊为了安抚山东门阀,多嫁其女,给崔郑王卢,李世民此时安定全国,已经由乱入治,不需要再看山东门阀的脸色行事,于是多嫁其女为功勋。此时阿史那社尔寸功未立,得公主,得赏赐。因此,对李唐十分忠心。

阿史那道真便是阿史那社尔与衡阳长公主之子。然而因为大非川之败,也被拿去了官职。

裴行俭拍桌说道:“好!”

阿史那道真不象其老子了,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的,然而不需要他领兵作战。就象阿史德温博扶持阿史那伏念一样,要的是号召力。还有什么比阿史那社尔的儿子有号召力的?

一旦他成为作战的副帅,突厥各叛部将会最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部族倒戈,还有四分之一的部族会彷徨犹豫不决。

不但阿史那道真,还有阿史那忠的儿子薛国公阿史那暕等人,这些忠于唐朝的功臣之子,皆可以利用。

“只是又要有劳裴卿了。”李威叹息一声。

裴行俭也一年比一年老了,又是文臣出身,虽然是名将,可是儒将,身体骨远不如薛仁贵这些猛人,这几年来,从青海到西突厥,又到东突厥。所行的地方皆是苦寒之地,军营生活有多苦,李威可是知道的。对于中年人来说,只要身体健康,还好一点,但对于裴行俭,塞外的寒风,无疑是杀骨的刀……

一次又一次的奔波,让李威心中始终放心不下。

“这是臣的本职。”

李威不好再说什么,又道:“吐蕃的事,裴卿,想来你也听说了。可我一直没有弄明白,没禄氏拿什么来议和?”

几天来,一直惦念此事,可无论想,也没有想明白。

“臣也不知,”裴行俭摇了摇头,顿了顿又说道:“可她既然派人前来,必然会有把握。”

说完后,皱起了眉头。

这个小王妃刁钻古怪,有时候胆大包天,胡作非为,但不能小视了,在姚州遇到时,十分嫩涩,几年后立即变了大样,不仅成功使陛下脱离虎口,眼光也十分长远,与论钦陵矛盾那么重,居然让论钦陵抛开野心与成见,扶持她的儿子立为赞普。眼下来看,对唐朝很有利,就不知道成功铲除噶尔家族后,这个王妃又变成什么样子?

几天后答案便出来了。

吐蕃一行使节,终于冒着一把飞雪,来到了洛阳。

先是报丧,正常的两国外交礼节。

李治说了一些了无生趣的外交辞令,进入了正式的话题,论塞调傍说道:“这些年来,因为对吐谷浑的纠纷,我国与大唐发生了许多不愉快的事。”李治冷哼一声。

刘仁轨与裴行俭冲李威对望了一眼,若是提起吐谷浑,那么这次议和没得谈了。难道没禄氏变蠢了?

论塞调傍继续道:“这是前赞普与前大论制订的一些策略,孰对孰错,皆成过去。吐谷浑对于大唐来说,对于吐蕃来说,皆只是一个属国。然而为了这个属国,两国发生了多次激战,无论谁胜谁负,给两国百姓都带来了严重的创伤。得不偿失……”

“既知如此,为什么你们吐蕃人还不从青海撤军回去?”裴炎冷冷问道。

论塞调傍看了裴炎一眼,临来之前,没禄氏再三提醒,要注意此人。心中想到,幸好太后有了种种的安派,否则这一次议和将会成一个笑柄,立即答道:“裴相公,我说的是太后的意思,也是我们大多数吐蕃的意思。此次来只是表达求和之意,可成见已经种下,青海也成了不解之结。裴相公,非要翻出吐谷浑,马上解决,那么臣等只能告退。让吐蕃听从另外一些人的意思去做……”

即使李威也不想这个结果。

若是让噶尔兄弟的主战派占据上风,没禄氏母子性命堪忧不题,对唐朝也不利。突厥暴乱西域还有隐患,然后吐蕃恢复元气再战,这样密集的战事,对唐朝必将形成沉重的负担。当然,吐蕃也未必有好结果,两败俱伤,大家皆不想。从伐交的角度考虑,吐蕃主和派力量很弱,此时唐朝扶一扶,让他们强势一点,也能让两派在国内形成掣肘。有了掣肘,意见就不能统一,而且这种掣肘不象李治与李威,怎么说还是一家子,唐朝的大方向在种种妥协下,继续在发展。吐蕃这种掣肘很可怕的,是赞普与权臣的掣肘。那是真正的刀光剑影,狠不能将对方全部杀死。

这都不用说的,说出来也没有意思。

武则天在帘后咳嗽一声,裴炎听到后,立即明白自己这句有些急切,就连魏玄同与郭待举都在用狐疑的眼神看着自己,于是立即闭上嘴巴,没有再说。

刘仁轨转了一个圆场,问道:“那你们前来想说什么?”

“我想说的,是不快已成过去,耽搁下来,以后协商解决。可也要我们这些人,能向国内有一个交待。”

很委婉的一句,但意思大家都懂,你不让我们主和派占据上风,即使是谈吐谷浑,谈西域,在国内也没有发言的权利。而且还有另外一个意思,你帮助我们,我们就能与你们唐朝联手,击杀噶尔家族,除去这个强硬的主战派力量,两国将来也会走向和好。有噶尔家族存在,谈什么都没有用。不敢说出来,可想来通过唐朝皇帝,唐朝这十几个最重要的人,个个心中皆有数。

李治脸色缓了缓,道:“那你们太后想如何个协商法?”

“和亲!”

裴行俭眼睛一亮,这倒是一个妙着。

这个小王妃果然不简单,一个册封,一个和亲,即便搁置了吐谷浑与西域的事不谈,她也能向吐蕃国内交待。但随后想到一件事,又头痛了,不好办的。和亲,那怕从宗室子女中挑出一个人,也都是这个小赞普的堂姐妹,怎么成亲?

李治不知道其中的过节,望着几位宰相,想征求几位宰相的意见。

论塞调傍继续说道:“我们吐蕃听闻贵国小公主也到了及笄之年,自幼慈悲为怀,温柔娴雅,虽然我们赞普才八岁,小公主年长风岁,又能教导赞普,从小打下两国友谊,也乃国家和好之长久之计。”

若真有八岁,岁数相差不是很大,结婚也可以。似乎说得也对,岁数大,说话就有权威,小公主虽是李治亲生的女儿,然而从小半姐半母的教导赞普,赞普长大成人,必会受到小公主李令月的薰陶,两国更有走向和平的趋势。

关健是……

刘仁轨与裴行俭、狄仁杰开始打冷摆子。

李义琰一下子从胡床上滑下来。

李威坐不住,站了起来,道:“胡闹,胡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