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兴唐 > 第四百六十八章 又说向灯前拥髻(三)

第四百六十八章 又说向灯前拥髻(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裴行俭一会儿到来。

反对太子肯定做过了头,关健是有没有人想害他,若有,率兵进入东宫情有可愿。若没有,不是谋反,也差不了多少。

实际上裴行俭心中感到好笑,这一群人为了权利,斗昏了头。一个个以为上阳宫拱卫起来,安全了。居然让给太子戴上一个谋反的大帽子。就是谋反,那又如何?当真是五百士兵?

先后遗返了四万军队,除了契苾部的士兵,剑南的士兵,还有关中一些遥远地方的士兵,仅是两京地区附近,就有**千人,洛阳一带的最少有三四千人,其中又最少有近一千五百人,是洛阳的各个羽林军将士。

只要太子振臂高呼,这些人一定附从,然后几万元大军从青海杀回来。这些精锐部队,兵是悍卒,将是猛将,唐朝谁人能敌。好象只有一个刘仁轨,似乎那个程务挺也不错,可刘仁轨会不会反击太子?

当然,没有必要走到那一步。但这些都是太子的底气!

从容说道:“殿下,从青海临回来时,是接到一封信,说有人想继续加害他,甚至危及青海。”

裴炎抢着说道:“裴侍郎,雍王的事,陛下已经处理,成为过去。”

“不是雍王,裴相公,不要以自己的心,度殿下的腹,”这两个裴家的子弟,在仙居殿对决起来。又道:“殿下仁爱,虽然很心痛雍王做出这等事情,若是让殿下处理,不仅是陛下宽爱,没有杀雍王,殿下也不会杀。毕竟是亲兄弟。”

有话外之音的,连雍王都不会杀,能多少饶恕,况且是他的父母。先让李治,与帘后那位皇后定一定心。继续说道:“但裴相公,博学多才,难道记性只长在经义上,不长在事理上。终南山的事情,发生了才几年?”

“你说是谁?”

裴行俭在诸位大臣身上扫了一下,也经过明崇俨,可怕这厮发觉,立即移走,然后停留在裴炎身上。造成一个错觉,就是你裴炎!

又不明说,裴炎气得想跳脚。

但也没有冤枉这厮,他能扶持鲁王,可绝对不会扶持太子,对太子,同样是居心不良。

李治十分不悦,说道:“裴卿,有何证据?”

“有证据,但还有一些事没有查清楚,殿下说过,一月之内,他不能为今天做的举动,给两位圣上,与天下百姓做一个交待,他将自裁于城门之外。话都说到如此份上,各位还不放心吗?难道裴相公,非要等殿下再出大事后,才认为殿下是做对的。一次是侥幸,二次是侥幸中的侥幸,这个侥幸还能不能保持到第三次?或者裴相公,这样做,正等着殿下出事。你坐拥一些虚名,圣上身体缠病,天后又是一个女辈,你好挟持朝政,做一个唐朝前所未有的权臣吗?”

太子踩完,裴行俭继续踩。

当然,没有太子支持,还有大局即将到来,裴行俭是不敢说出这样的话。

这个裴炎很麻烦的,而且渐渐真的让他得势。

内宫之中,皇后将他当作第一干将,皇帝偏偏不知,对他还十分器重。朝堂上,又有许多大臣被他迷惑,死力支持。就是郝处俊没有倒台之前,做了那么多年的宰相,为了国家,兢兢业业,还没有他这个风头之疾。

“可这是制度,请裴侍郎替殿下拿出证据。”裴炎一张脸气白,责问道。说有人想杀害太子,说我居心不良,得拿出证据,否则你是当着满朝文武,污蔑大臣,欺慢两位圣上。

“裴相公,你越来越过份了。证据,现在可以拿出来,但莫要忘记,紫山口的那个关卡,是多少么刺眼。这本来是我唐朝筑下的,却成了吐蕃人的关卡。昔日,太子对我说过,说你那时候官职很低,敢藐视他,请问各位,太子是天下储君,你们可以进谏,但谁敢藐视太子?今天居然强迫太子非要将证据拿出来。我不知道,是谁给你的胆量!难道一月之期你都等不及吗,非要逼殿下拿出一些不充分的证据出来,好来毁去罪证,重新再来吗?”

扯皮就披皮,谁怕谁啊。

大不了得罪皇上,可是这个皇上过了一段时间后,就要换成太子的。自己还怕得不到重用?

又道:“一个个为权利迷花了眼睛,拜岭上,那些壮士们,为了使殿下突围,拉着上千斤的火药车子,往吐蕃人大营冲锋,火药爆炸,炸得粉身碎骨。请问,作战归作战,有什么样的死状,是这等的惨烈。本来这一切,需要不需要发生?可是到今天为止,还继续有人,想将这段故事重新拉开。居心不良啊,居心不良。臣若是不怕越制和国家的律法,真想手持三尺宝剑,将这些奸臣乱党,一一斩杀,以使天下太平。”

句句不离裴炎,连李治也讽刺了。

总之,这一次倒郝,裴行俭同样心寒。

数一数,这十几年,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不是李绩、薛仁贵、刘仁轨的征东,也不是太子的两渠与青海之战,而是戴至德、张文瓘、郝处俊的兢兢业业,使国家太平。

李敬玄都算不上,只是与自己,还有马载,三人推选了一些适合的人才,进入朝堂。可论默不作声,为国为民,自己三人皆不及。再说还有青海之举。

戴张二人已死,还是刚死不久,仅存的大唐栋梁之材,就让某些人弄下去。

李治听了不作声,种种的事件发生,自己也有一部分责任。说道:“就给太子一月之期,此事勿议。”

“喏!”一起答道。

“各位爱卿,再说说西突厥的事,裴卿,各位宰相推举你去平定西突厥各个叛部。朕也觉得你是文武之材,你看如何?”

这一番话说得李治还是不大高兴的,不过与儿子一样,此次裴行俭同样立下重功,不好处罚。于是想将裴行俭再从朝堂上打发走。

“臣敢不奉诏命。不过河南干旱,国库并不丰盈,因此,此次臣,不打算动用太多军队,使国家财政困弊。”

“但有些不大好办,西域还有吐蕃的军队,另外各叛部军队众多……”李义琰提醒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