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万燕倾其所有财力,自行研发出了一套成型的技术,推出了一款史无前例的新产品,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市场,可谓雄心勃勃,意图独霸VCD市场的天下。
然而,多达1600万美元的前期研究开发投入、超过2000万人民币的广告费用、长达一年多的热情宣传,除了使国内的老百姓第一次听说了VCD这款产品之外,其附加的反面效果,就是量产化之后的单机生产成本,被摊到了超过3500元人民币的高位,再把人力、财务、运营以及在片源等方面的费用一并折算进去的话,即使市场零售定价高达4995元,基本上也是无利可图。
按照杨昆的分析——其实就是后世的相关专家学者的论断,眼下正是决定万燕公司未来命运的关键转折点,假如其能得到一定的财力作为后续支撑,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机成本,填补正在发育的市场的每一处空白,那么万燕将就此一飞冲天,一家独大,一统江湖。
然而,世上没有那么多的假如,此时的万燕,财源已经行近枯竭,民营企业的帽子,注定了其无法从更多的渠道获得资金支持,正在跟长虹集团谈判的合资控股项目,又受到由内而外、由企业到当地政府等各个层面的阻挠,虽然还没沦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却也是前路渺茫,人心思动。
杨昆和胡志高所要做的,不是挽大厦于将倾,而是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或者说,踩着先烈的尸体前进,甚至于像食腐的秃鹫一样,迫不及待地从这具还没咽气的躯体上撕下一大块鲜肉来。
胡志高选择的时机非常巧妙。
此时的万燕公司内部,正在为是否要在碟片和相应的压解码软件开发上投入更大的力度而进行着激烈的争论。
有人认为,目前制约VCD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片源,在VCD市场发展的初期,软件开发更是硬件的先决条件,等到跟风者一拥而上的时候,整机生产的利润必将让位于软件开发,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企业做的是VCD,不是软件,在目前举步维艰的态势下,也分不出过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开发软件市场。
严格地说,两种看法其实都没有错,错就错在时机上,以万燕如今的财力,别说二者兼顾了,连最起码的扩大产能、降低成本都做不到。
这样一来,当胡志高主动找上门,开出比万燕更高的薪资待遇以及许诺下相应的技术开发费用时,后者高薪聘请或是一手培养出来的软件开发人员就再也坐不住了。
三天之后,胡志高带着陈胜和刚从万燕公司挖来的三名技术开发人员飞回了粤省。
志得意满的他有所不知,在杨昆的怂恿下,他这次明目张胆地挖墙角的举动,提前奏响了万燕人才超市挂牌开张的鼓乐,比原有的历史早了将近一年。
有了自己的软件开发团队,下一步要做的,除了购置编码、测试必须的仪器和设备之外,就要开始考虑拿出样品之后的量产问题了。
分别和飞利浦、索尼等主要机芯生产厂商接触过后,胡志高发现,杨昆的“预言”——或者说他的消息来源再一次得到了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