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腊月的北风如刀。报社镇的清晨弥漫着浓雾,红彤彤的朝阳徐徐的升起。
弘治十六年,御前会议决定先集中力量和资金开发城东的区域。自朝阳门至通州这四十里的区域内,各种高楼、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吸纳着大量的人口和就业。并给朝廷提供着充沛的税收。
而在这些小镇中,论居住环境、产业、人口、税收,首屈一指的便是美食镇、报业镇、纺织厂镇等地。
在这朝阳之中,小镇里报童们售卖报纸的声音此起彼伏,混着街道边爆满的早餐店铺,构筑成一幅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画面。
“小哥儿,今天有什么新闻?说来听听。”
“这位先生,好叫您得知。今日五大报头条新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刘老爷弹劾新秦伯回京后先回家中不等天子召见,狂勃无人臣状,请夺爵。”
“喔嚯,来一张真理报。哦,他们家有报道这事吧?再来一张论道报。”
“好勒。两份报纸您收好。诚惠,一共六分钱。”
这一幕幕不断的出现在小镇中早餐店外,食客和报童的对话。
如今京师人口大量涌入,造成一些原材料价格上涨。同时市面上银元增多,货币贬值。京中的大小报纸都跟随着《真理报》提价,改为三文钱一份。也就是三分钱一份。
大明皇家银行奉命铸造的一分、两分、五分、一角、两角、五角的在京中颇受欢迎。纵然含银、铜的量不高,依旧受到市场的追捧。主要是便捷。
当然,小额的纸币依旧无人问津。
…
…
张昭被左副都御史弹劾的消息,通过报纸进一步的为京师百姓所知。
稍微有点政治敏感度的官吏、路边社成员都觉察得到一股风暴正在向张昭袭来。
没有人知道致命的武器藏在这股风暴的何处。但是整个态势还是很明显的:有些人盯上新秦伯张昭了。
受限于报业行业的约定,禁止辱骂诽谤朝廷三品及以上大员。张昭的二等伯是超品。报纸上没有分析文章,私下里的各种分析却是极多的。
天阴沉着,融雪的夜里极冷。教忠坊,李教谕府中。客厅里灯火通明。
李教谕为人清廉,并不收生员们的礼。但蜡烛却是不缺的。都是张昭派人孝敬给他的。听闻张昭府里的商行正在和新军营研究院共同研制蜡烛工艺。
李教谕正和学生李幽吃酒聊天。
厨房里准备了酱肘子、红烧鱼、烤鸭、猪肉清汤丸子,还有几盘青菜,下酒的黄豆。配着一瓶52度五粮液。丰盛可口,令人食欲大开。
李幽如今在美食镇有一间“勾栏瓦舍”,手里的银钱却是不缺。京中的顶级名妓他也曾光顾几回。不过在老师家里吃酒,和外面吃酒感受自然不同。
喝一口酒,李幽微微眯着眼睛品尝,酒香在口腔中回味着,摇头晃脑的道:“先生,子尚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你怕是不知道,李阁老的四公子前段时间向我透露,李阁老有意将我外放。问我中意什么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