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我的农场在沙漠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吱儿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吱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吱哧”

厨房中,蔡鸿鸣将消毒后用药材汁液浸泡过的小红鼠刷上一层蜂蜜,放入油锅。

小红鼠出生不久,全身粉嫩,没有沾染到后天的污浊,内里一片通明,晶莹剔透,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食材。

在唐朝有道名菜,名叫蜜唧。据唐代张鷟所写的《朝野佥载》卷二记载:“岭南獠民好为蜜唧,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嗫嗫而行。以箸挟取,咬之,唧唧作声,故曰蜜唧。”

这蜜唧其实就是现在的三吱儿。

为什么叫三吱儿?

因为是刚出生的小红鼠,所以食者用筷子夹起来的时候,小红鼠受惊,会“吱儿”的叫一声,(这是第一吱儿);放到调料里时,小红鼠又被吓得,会再“吱儿”的叫一声,(这是第二吱儿);当放入食者口中时,小红鼠再被吓到,又发出最后一声“吱儿”(共三吱儿)。

这道菜很简单,但食者需要无穷的饕餮动力和无比的勇气,才可以品尝这道菜因为这道菜要生吃。

除了唐朝,明朝也有这道菜的相关记载。

据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严助庙》述及众多祭祀贡品时,归于“非理”类的就有“云南蜜唧、峨眉雪蛆”等物。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鼠”条也记载:“惠州獠民取初生闭目未有毛者,以蜜养之,用献亲贵。挟而食之,声犹唧唧,谓之蜜唧。”清代徐珂《清稗类钞》也有载:“粤肴有所谓蜜唧烧烤者,鼠也。豢鼠生子,白毛长分许,浸蜜中。食时,主人斟酒,侍者分送。入口之际,尚唧唧作声。然非上宾,无此盛设也。其大者如猫,则干之以为脯。”

可见这道菜在古代是多么有名。要不然也不会从古流传至今。

不过今天蔡鸿鸣做的不是三吱儿,因为那太挑战强大的心脏,估计家里没人能够享受。

他要做的是酥皮小红鼠,也叫蜜炙小红鼠。

怕小红鼠是野外生的不干净,他特地用温水洗了下。再用温酒精擦洗消毒了一遍,然后放进用药材熬成的温热汁液中浸泡,让它慢慢入味。这时候,小红鼠还是活的。等泡好后,他再给小红鼠刷上一层蜂蜜和酱油,放进油锅里炸。

活的小红鼠进入油锅,一声吱叫,然后就再也没了声息。

旁边陆巧红看了直说道:“哥,你好残忍喔!”

蔡鸿鸣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吃什么不残忍?你吃肉不残忍。那都是猪身上割下的;你吃菜不残忍,那也是生命;你喝水不残忍,那里面都有好几万个细菌。要这么说,我们什么都不用吃,不用喝,做个餐风饮露的神仙好了。”

陆巧红说不过他,鼓着嘴,气恼的拿眼睛瞪着他。

炸小红鼠的火不能大,因为刚出生的小红鼠皮很嫩很薄,若火太旺表面就会焦黑。所以只能用慢火浸炸,等浸炸到表皮金黄,就差不多了。

除了炸小红鼠,蔡鸿鸣还把抓来的田鼠料理。加入海参、鲍鱼、鹧鸪、冬笋、香菇、木耳等山珍野味一起炖了一大锅菜。晚上,除了家里女人做的美味佳肴外,就蔡鸿鸣用田鼠和小红鼠做的两道菜最显眼。

陆益民看着桌上盘子里炸得酥脆的小红鼠,对蔡鸿鸣问道:“哥,这东西真的能吃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