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家的意思是……”弘治皇帝沉眉:“应当先让新政深入人心?”
“陛下真是圣明哪。”见陛下上了钩,陈丰打起了精神,他不能死,他还要留着有用之身,人死如灯灭,最重要的是,自己还欠着债呢,自己没了,儿孙们怎么还:“平时朝廷一直都在说教化、教化,其实……教化不是没有用,只是那毛纪口称的教化,用错了地方,臣窃以为,这教化已是势在必行,只是这教化,却是新政的教化,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何深入各省、各府、各县,宣教新政的好处,鼓励读书人们,学习新的知识,已是刻不容缓了。尤其是那偏乡之地,更是要紧。”
弘治皇帝听罢,若有所思。
右都御史陈丰,还是很有水平的。
其他大臣们陛下面上的杀气缓和,纷纷点头:“陈公所言甚是,臣等附议。”
弘治皇帝皱眉,看向陈丰:“那么陈卿家,如何教化?”
“先立章程,召科学院以及翰林院的大儒们,共同制定一个宣教的母本,此后,召百官学习,再下发各处州县,尤其是各省提学、各府学正官以及各县的教谕,先要让他们明白新政的好处,才可渐渐改变地方上的风气。可人的心态就是如此,想要让人改变观念,谈何容易,朝廷还需任命巡学官,挂职入各省、各府、各县,巡查各地学官的宣教,以防下头的学官敷衍了事,欺上瞒下。
所有的巡学官,非要在京师接触过新政,对新政极力支持的人不可。不只如此,各地的教化,还需切实的影响当地父母官的政绩。还有那求索期刊,要勒令各府各县定制,搁在公学里,供读书人传阅,若地方上,有对新学感兴趣,又对新政有所了解的读书人,可令学官保送至西山书院读书,学习数年,再放回地方……”
他说的口干舌燥。
方继藩站在一旁,不禁惭愧。
说实话。
自己是两世为人,靠着上一世的先进知识,来碾压这些古人。
可论起怎么办事如何布局全局,还有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知识,化为理念甚至是纲领,自己怕是连陈丰这样的人渣都不如。
弘治皇帝若有所思,他看向谢迁:“谢卿家以为如何?”
谢迁沉吟道:“此谋国之言,臣深以为然。”
弘治皇帝长舒了一口气,道:“陈卿家……”
陈丰忙道:“臣在。”
弘治皇帝道:“陈卿家是支持新政,还是反对新政。”
“臣此前,被人所蒙蔽,一时糊涂,可现在,已经幡然悔悟,臣极力赞成新政,恳请陛下明鉴。”
弘治皇帝脸色缓和:“既然是一时糊涂,那朕就赦卿无罪吧。”
陈丰面带喜色:“陛下虽是宽宏大量,饶恕了臣,可臣惭愧啊,自此之后,一定面壁思过,反躬自省……”
弘治皇帝微笑:“你既极力赞成新政,且你的提议,朕倒是觉得可行,不错,为了免使再有毛纪这样的人鼓动人心,看来,这新政的教化,已经势在必行了。卿家在京中,对新政和新学,都有所了解,这巡学官,你做头一个,待拟定了新政之后,保留你的原职,依旧还为右都御史,朕敕你为琼州府巡学,去琼州,宣教新政!”
陈丰的笑容,逐渐凝固。
“……”
琼州府……
卧槽……
琼州是天涯海角啊。
那儿,现在到处都是土人。
袭杀官员的事,时有发生。
不只如此,要去那里,要行数千里,到了海边,还需渡海,这一去……啥时候能回来?
这……是个啥子巡学,这是流放啊。
陈丰张口,想说什么。
弘治皇帝道:“这琼州,悬于海外,只有陈卿家去,朕才放心。陈卿家,定要好好的宣教,等你宣教有成,朕再召你回京,到时,自有重赏。”
陈丰一口老血要喷出来。
皇帝说的是重赏。可他听到的却是,等你成功了,就回京,不成功,就死在琼州吧,别回来了。
这是故意的,肯定是故意的。
可此时此刻,陈丰却是大气不敢出,叩首:“臣……臣……”他哭了,泪流满面:“臣遵旨。”
“至于诸卿呢?诸卿都支持新政吗?”弘治皇帝笑吟吟的看着那些跪在地上请罪的诸臣。
这些人,清流居多。
这些个清流,现在心里已经开始骂了,陈丰你这狗东西啊,你这出的是什么馊主意!
…………
第二章送到,今天依旧暴更,五一的活动开始了,大家努力支持,老虎努力更新,男耕女织,欧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