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疯狂透视眼 > 638:论壶

638:论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木头则是恭敬地谢道:“多谢老先生指点,木头领悟良多。”

老者笑着说:“这也没什么的,若是你多点注意生活里的细节,或许还能有更大的收获。”

木头严肃地回道:“小子明白了。”

“请!”

老者请秦远方他们品尝。

秦远方知道功夫茶的习惯,按照他们的习惯请长辈先品。

“好茶!”

客气一通之后秦远方方才细心品味,喝得流连,回味无穷。

以前也不是没品尝过极品茶叶,但秦远方还是第一次品尝到如此芬芳的茶香。不得不说,茶艺的高低也可以决定茶的好坏,秦远方这一次真的见识到真正的茶道高手了。

出于态度的变化和真诚之心,双方的交流越发密切。

等及谈到秦远方是做开古玩楼的,许老的兴趣越发浓厚了,感叹道:“难怪你的学识如此的渊博。”

随后许老指着边上一个老旧的柜台考问道:“秦先生,不知道你对文人壶有什么看法呢?”

秦远方早就注意到那个柜台了,简单一看就答道:“文人壶是文化与生活的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和收藏价值。”

许老再问道:“那你知道最先记载的文人壶是哪里吗?”秦远方气定神闲地说道:“最早有文人士大夫参与的事例是宋代的苏东坡。他设计了一款东坡提梁壶,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句。但保守地说,这大概只能算是美好的传说,采信证据不足。而时大彬

、徐友泉等人也极有可能对文人壶的发展起到巨大作用,但都因为史料不足而无从确认。”

许老听得直点头,显然秦远方说得很对。秦远方随后就继续说道:“至清康熙、雍正年间,紫砂史上又出现了一位承前启后的紫砂巨匠,他就是紫砂宗师陈鸣远。陈鸣远的紫砂制作技艺年少成名,他看似一位天才紫砂艺术家,其实许多的成就与他和文人常联系、互学习、相结合,亦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鸣远先后与陈维崧、汪柯庭、杨中讷、曹廉让等文人相交甚密,在交往过程中,陈鸣远积极地将他们对自己所提的意见建议付诸实践,用自己的语言展现在紫砂之上。鸣远与文人的结合,堪称紫砂史上的伟大创新,它的出现,天才地把中国书画艺术中的诗、书、印、境,极其有机地融合到小小一把壶上,可以说,正是陈鸣远,奠定了紫砂壶与文

人创作相结合的坚实基础,开辟了工艺品与高雅艺术相交融的广阔天地。”许老不住点头,夸奖道:“秦先生果然厉害,难怪你能探索到真品宣德炉。还请秦先生鉴赏这只文人壶。此壶艺术成就很高,但造型却比较普通,缺乏创意,前后矛盾,所有人认为是现代臆造的;可是老夫

却觉得此物非同一般,可能是乾隆时期的杰作。”

“的确是乾隆时期的杰作。”秦远方刚才用透视眼看过,知道它的大概年代。有了明确的结论,秦远方结合他的理论知识分析道:“紫砂壶至清代乾隆年间,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由于当时绝大多数的紫砂艺人素养并不高,他们长期笼罩在前辈大家的成就之下,绝大多数艺人仅仅是描摹前人所作,亦步亦趋,缺少创新。壶形、制作技艺等方面的发展甚少乃至停顿。再者由于社会长期处于升平状态,在整个社会的审美观的影响下,

陶瓷艺术的繁缛之风有所抬头。这一时期紫砂壶上出现了釉料等装饰,与紫砂质朴无华的本质很不和谐,而此壶恰恰好有如此鲜明的差异,很是符合这个时期的现象。”

“竟然还有这样的历史背景!”许老虽然擅长制壶,却不代表他把壶的历史都读透了。现在被秦远方这么一提,彻底恍然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