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星期八之旅
那个时候,“星期八”是个开放和公平的经验交易平台,为了维护购买者和销售者的共同利益,星期八有着严格的筛选要求和交易标准,确保了双方的权益最大化。
针对于网络上各类同质化文档、垃圾文档、低俗文档众多的现象,星期八网站采用了严格的筛选手段确保网站的经验高品质、高潜力,针对性强、公信度高、使用效果好。
每份经验都配有作者简介、经验内容介绍、编辑语等,让文档在细节、标题、脉络上更清晰,更提高卖家经验的公信度。
在“星期八”,你可以用很低的格价购买到自己冥思苦想不能解决的问题的答案,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缩短自己成长的时间。
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网站最后却没有继续存在了。
易望与她的结缘应该追溯到1992年,当年他误打误撞参加了县委宣传部报道组举办的小记者培训班。
因此,当年他就认识了一些媒体的老师,接触了不少新闻界人士。
随后,他加入了县社会科学联合会(简称县社科联),又加入了中国第一家县级集报协会。
当时,他已取得法律专业函授毕业学历。又对科技信息、新闻写作、报纸收藏都有很浓厚的兴趣。
而当时易望接触的人都是县里面各部门有头有面的人物,还有“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熊继泉先生。
在他们的帮助和支持下,易望于1992年创办了县里的第一家民营科技开发企业,直接隶属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县科委,现称科技局)。
企业性质属县级集体企业,名称叫《四川x县巴渠综合信息开发部》,主要从事科技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培训、技术成果转化等业务。
县科委有批准成立文件,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经理任命书,有县工商局的注册登记,领取了企业法人営业执照。
但,当时在各地的民营科技开发企业才试着批准注册,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那时,易望又还不到20周岁,亲朋好友都认为他是在做梦,当时他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认可,短短一年时间,他便无法继续经营下去。
虽然,企业经营不下去,易望却收集了大量各种信息,各类科技小知识,民间偏方、验方、生活小常识、武术气功等宝贵的资料。
当年,易望不知道电脑,也没有使用电脑,只是用最原始的方式,以印刷品的方式在传播这些信息技术、经验。根本没有想到可以利用电脑,在互联网上拿来对外出售。
后来,随着工作的需要他学会了使用电脑,在他有了电脑后,就开始一直在设想,要是能把自己所收藏的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发布到网上,向其他开网店的一样,让自己手里的这些资料变成商品出售,那该有多好啊!
易望想过、试过,包括在自己的空间、博客发布这些他认为宝贵的东西。
但是,他不知道怎么收费,不知道该怎么去进一步操作。
易望考虑要是互联网上有这么一个地方,就象淘宝网一样,也能把自己的文字资料拿上去出售,该多好啊!
当然,实际上这样的网站不是没有,只是易望那个时候孤陋寡闻,自己不知道罢了。
由于工作的原因,时间的关系,对互联网了解的局限性,他自己一直没有找到有这样的地方或网站。
直到2008年10月16日,不知是在谁的邀请下,易望发现了“星期八”。
当时,易望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欣喜若狂,立马注册成了用户。
2008年10月19日,当天16时23分,他上传了第一份经验文档到“星期八”,这份《自制特效祛斑美容面膜》是他精心收集而来,且已有出售记录了。
2008年12月2日,我上传经验文档,参加活动,获得了我在“星期八”的首笔收入。
随后,仍忙里偷闲,时不时关注、光顾“星期八”,但还没有与他打得火热。
2009年5月,易望开始在“星期八”活跃,并于6月2日通过身份验证,成为一名实名制用户。
2009年6月2日,易望在“星期八”发布了第一条经验手记,他在手记里写到:“很高兴认识星期八和星期八的朋友,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个让自己的经验和智力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平台。”
这条经验手记,绝对是易望当时的真实感言,没有半点虚假,也没有一点修饰,他真的就是这样想的。
6月2日,易望应聘成为“星期八”的第一位执业律师特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