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书包 > 宝窑 > 118章 成婚的风俗

118章 成婚的风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新媳妇看了看手里的六文钱没有动,来之前娘交代过,下车钱一定要收十文,最少也要八文,少于八文不能下车,会被婆家看不起。

拉新媳妇的人一看她不动,心里明白是咋回事,笑着又塞了两文过去。

新媳妇倒没有再拿乔,要是要的狠了,招婆家不待见,可不是好事。

新媳妇下了车,由媒婆扶着开始往院子内进。

王长有家大门处用红布条绑着柏枝,还悬挂着一把干草杆,是什么寓意,巧真不明白。

“新媳妇迈梭子了。”媒婆高叫着。新媳妇随着媒婆抬脚迈了过去。巧真看着,那个梭子是织布机里的,这个是什么含义呢?她都不明白,心里觉得有趣。

迈完了梭子,媒婆又高喊道:“新媳妇过干草了。”

她的喊声落地,门前挂的干草被点着了,媒婆领着新媳妇从下面走了过去。

巧真这个多少有点明白,这个应该就像跳火盆一样,是去晦气的。

新媳妇进了院子,院子内也站满了人。

院子正中悬挂着一块大红的布,布前面是个桌子,桌子上放着一个圆斗,里面装着麦子,麦子上面插着一截枣枝,枣枝上面挂了个秤砣。啥意思巧真也不明白,不过估计是吉祥的意思。

王长有的儿子披着红绸,和新媳妇站在了一块。王长有和刘氏端坐在了正中,礼人开始喊了起来。

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最后是送入洞房。

新媳妇去了屋子,男人就去外面陪客了。里里外外都是人,各自说着闲话,忙活着。

巧真没有进新屋子,她的身份是个忌讳,怕人家有意见,只在门口看着。

一个本家嫂子拿着梳子进去了,然后她开始给新媳妇梳头。

“梳梳鬓角,不出三年生个官,梳梳鬓壶,不出三年引个牛犊儿,梳梳……”嫂子边用梳子轻轻的虚动着头发,边念叨着,新媳妇一动不动的坐着,听着,脸红了起来。

过了一会,又有人端了碗扁食过来,喂新娘子吃了一个,然后问:“生不生啊?”

新媳妇红着脸不做声,有人又问,她还是没做声,

第三次问,她才低声吐出了一个生字,就有人起哄起来:“生啊,她说生啊,三年生俩,王家要抱孙子了。”

新媳妇把头低了下去,觉得脸发烧,不敢抬头。

扁食端了下去,又有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端来了一盆子清水。

“让让,让蛋子过去,他给新媳妇端洗脸水来了。”一个媳妇护着男孩进来了。

新媳妇把手伸进去搅动了两下,然后红着脸说了句谢谢,往水盆里扔了两文钱。

小男孩很高兴,这两文钱是他的了,他也能赚钱了,欢喜的端着水盆下去了。

巧真一直微笑着,这里的风俗还挺好玩,也不知道自己要成亲时会是个什么样子,也像这样吗?自己会害羞吗?巧真暗自想着。

接着不少半大小子和媳妇子开始让新媳妇翻牀。

新媳妇站了起来,新牀上面铺了个席子,她把席子翻了过来,席子下面是花生,核桃还有大红枣。一看到下面的东西,半大小子和媳妇子都上手抢了起来,这个东西稀罕不少,寓意也好,抢着吃了能有福气。

看大家抢的热闹,巧真笑了笑,然后先回了趟家,照顾陈氏吃了饭,才有出来。

院子内开了席,本家招呼着人都上了桌子,其中正屋有一桌子上面还没有人,巧真听说那桌子是给新媳妇娘家人的,除了陪客的,外人是不能坐的。

到了正午,娘家人才来,来了六个,全是年轻人,其中一个是新娘子的兄弟,剩下的都是她的本家,除了新娘子的兄弟,另外五个都是挑酒量好的来,准备喝酒,要把陪客的喝趴下才中。

开动起来,各桌都是筷子翻飞,朝自己中意的菜夹去。

男人那些桌子还传来猜媒的声音,什么爷俩好啊,五魁首啊的,喊个不停,小酒盅也一杯杯的干着。

巧真这桌基本都是妇人,有的也端着小酒盅喝两杯,不过巧真没动酒,只安静的吃着菜,听着大家闲聊。

ps:

新的一月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