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多,开销固然大了,可能做的事也多了。
这不,常来的食客明显发现最近的小菜多了。
浸泡了一晚上的醋豆下酒又开胃,这个季节吃最是妙,卤煮火烧已经有些不适宜了。因此除了这些小菜,杨满月又弄出了凉面,凉皮。
凉皮都自己做得,买了一个石磨,有了梅家子弟帮忙,一下午做个百来张米面皮一点问题都没有。
说起这凉皮也是她的独家绝技。磨得细细的米浆倒在特制竹篾箩筐上,放锅里蒸熟,皮不但薄还滑嫩,可比绿豆粉做的好吃多了。
吃得时候加入黄瓜丝,绿豆芽,麻油,醋,辣椒,芝麻酱,烤麸,蒜瓣水以及一点豆腐乳和盐,在这炎炎夏日一口下去,那真是美上天了。
看梅家几个小子的吃相就知道,他们对于这个“创新菜”是有多喜欢。
用“蒸”这种技术制作米凉皮的技术要到清朝末年才出现,而在这边一带还是用绿豆粉做的,不仅价格昂贵且制作困难,所以一般人很难享受到。
今个儿是凉皮第一天问世,杨满月对此充满了期待。
卤煮火烧已做得少了,除了那些力巴还在吃,那些贵公子们已不过问。他们非苦力,不需要太多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在这样热的天气里,一道凉菜才是他们的最爱。
到了摊位上,周家兄弟便过来了,嘴里还叫嚷道:“这天热得可真快,幸好靠海,还有点风,不然非热死不可。”
“大兄说得是,我一点胃口都没有。家里那个做的菜一点都吃不下。也就杨小娘子做得东西还能吃点,只是这天吃火烧太上火了。”
杨满月笑着拿出一张凉皮,“知两位贵客近日无胃口,这不,特意想了一个好东西想请二位品鉴呢。”
两人定眼一瞧,一头雾水,“这东西洁白如玉,略带晶莹,看着甚美。只是不知这是什么?”
“这是米凉皮,顾名思义是用大米做的,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杨满月一边说一边开始切凉皮,然后把各种配料往里加,最后还撒了一点花生碎,又问道:“两位贵客可要来点辣椒?”
“来一点,辣椒开胃,不过可别太辣啊!”
周家兄弟来了兴趣,因为他们看见杨满月在里面加了黄瓜丝,绿豆芽,烤麸,配料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再等拌好,上盘后又撒上了香菜,端得是好看。
这样看着,只觉口中生津,好似从菜里感受到了一丝凉爽,竟觉胃口开了。
杨满月把两份凉皮端到两人跟前,“承蒙照顾,这凉皮是小店奉送的,希望两位客观吃完能给点意见。”
“好说,好说。”
周家兄弟倒也不客气,杨小娘子虽是姑娘家,可为人直爽,颇有男儿家的英气勃发,非虚伪矫情之人。所以也没必要来虚的,拿起筷子便吃了起来。
这一吃却是停不下嘴来了。
醋和辣椒本就是开胃的东西,更别提这凉皮特别有嚼头,吃嘴里还滑爽得很,还带着点淡淡的芝麻香,别提多好吃了!
一盘凉皮很快就被他们消灭干净,周二郎忍不住道:“小娘子,再给我做一份!你这手艺是不是又进步了?真是了不得,我要两日没来吃你做的东西浑身都不舒坦。”
“也给我再来一份,真是好吃啊!竟然有胃口了!”
旁边的食客一看也动心了,纷纷都点了一份。
虽然小小一份凉皮要10文钱,可对于他们这样的身价却也不算什么。这些人本来也不会这个点跑出来晒大太阳。
着实是天气太热,家里的东西怎么吃也吃不下,而心里却对杨家小铺的吃食越发惦念了起来。
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也顾不得太阳晒得厉害,纷纷跑出来了。
好在屋台能遮阳,倒也稍稍免去了日晒之苦。
杨满月手脚麻利得很,只有凉皮是需要切的,其他都是事先切好的,拌起来十分容易。很快的,就卖了二十多份凉皮出去。
男儿家口量大,都是上双份的,一群吃饱喝足的人只觉满足极了。那种萦绕在心头的幸福感竟越发强烈。
“周兄说得不错啊,我也觉杨小娘子的手艺进步了。”
“哎呀呀,杨小娘子,你何不租个店面?就凭你这手艺,不愁没人吃。我看就是开到京城去都行。”
“杨小娘子走了,我们吃什么?你这厮,这是要苦死我们啊!我现在一天不来这里吃东西就觉浑身不得劲,只觉家里厨子做得都是猪食,换了好几个了,真是苦也!杨小娘子,你到底使了什么秘法?做得东西怎能这好吃?!”